天生有點潔癖的我,可以接受跟幾個朋友去打桌球、羽球、棒球這種不太會有肢體接觸的運動。
Stellantis在全球擁有多個品牌,包括雪鐵龍(Citroën)、雪佛蘭(Chevrolet)、菲亞特(Fiat)、克萊斯勒(Chrysler)、道奇(Dodge)、標致(Peugeot)、雪鐵龍(DS Automobiles)、RAM、Jeep、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Maserati 等。這些品牌在不同的市場和汽車產業有巨大的影響力和市場市占率。
SiliconAuto將進行垂直整合 SiliconAuto未來將供應Stellantis、鴻海以及第三方客戶半導體需求,包含STLA Brain-Stellantis 新推出、具備完整OTA(Over-the-air)無線更新功能的電子電氣和軟體架構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不會對台施壓,要求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談判。不會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擔任斡旋角色。」拜登說中國氣球不該出現在美國領空,它被吹離了原來軌道。
而在接待布林肯時,中國也試圖為習近平11月訪問美國參加亞太經濟合作峰會(APEC)奠定基礎——此行可能會促成與拜登總統的一對一會談,這種訪問將有助於提升習近平作為全球政治家的形象。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習近平19日接見美國國務卿一行人。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喜歡種電,有些人可能是想從中撈一些利益,有的人則認為破壞景觀。
台糖表示,港墘農場光電案現由廠商規劃設計中,後續會送相關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後才能開發,台糖立場始終如一,會持續傾聽各界聲音、加強地方溝通。東石鄉長林俊雄也參加台糖種電說明會,他說,地方不反對綠能但反對砍樹種電,公所站在公部門的第一線,理應配合國家能源政策,但是如果相關單位無配套措施,鄉親仍持續反對砍樹種電,公所將以民意為依歸。站在保護農地充分利用的角度,他反對台糖砍樹種電。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2年6月19日 他說,光電場甚至可能會影響候鳥的生存,幾年前中央規劃在布袋鹽田濕地廣設光電板,就遭環保團體強烈抗議,才縮減開發面積。
嘉義東石、雲林古坑、台南仁德、花蓮鳳林、屏東萬巒等地,都有台糖的土地要釋出。文:蔡智明、曾智怡(中央社記者) 各大企業為了減碳永續經營而種樹,也有光電場開發案需要砍樹,在淨零減碳的政策下,種樹好或種電好的爭議,在各地陸續出現,使用太陽能光電的減碳效果,能夠抵得上多少座大安公園,種植本土樹種又能產生少多碳匯,一般民眾可能難以理解,而且本土的森林碳匯目前算不清楚,方法學還在建立中。
嚴玄明說,村民反對種電不是要回饋金,如果今天台糖設置的地點真的是一片荒地,他們都沒意見,也樂觀其成。從彰化、嘉義到雲林沿海一帶,近年長出了一片一片光電板,蔡姓民眾強調,光電面板改變了農村的景觀,這是不可否認的。針對砍樹種電是否考慮過異地補種植樹,台糖表示,根據東華大學研究,光電減碳效率比平地造林多出53倍,開發案場若有公園綠地、隔離綠帶規劃,林木可以移植過去。新聞來源 種樹vs種電2 / 台糖要在港墘農場種電 地方民眾反對砍樹(中央社) 延伸閱讀 【砍樹種電1】憂心花蓮鳳林鎮成「光電板森林」,居民盼開發透明化 【砍樹種電3】環評承諾「造林抵碳」僅1件,開發業者觀望成本效益 【砍樹種電4】 碳匯資料「見樹不見林」,造林、砍樹陷兩難 【砍樹種電5】光電場址與農漁爭地,環團籲結合國土法規劃 【砍樹種電6】大安森林公園能吸多少碳?學界倡議培養氣候公民科學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台糖強調,會改做光電的林地,都是表土流失、石礫祼露、低窪淹水及林相不佳土地,也經內政部確認不屬於環境敏感地區,並經農委會評估每公頃林木蓄積量25立方公尺以下,同時排除「具生態棲地價值」的林地。但是台糖是要把20年前向中央申請獎勵造林的77公頃林地砍掉架設光電面板,是本末倒置,是不環保、也不節能減碳的作法。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在地方居民眼中,港墘農場不只生態豐富,也提供了休憩場地,大家都捨不得好好的樹要被砍掉,雖然台糖說明場址是經內政部及農委會皆認定「林相不佳」,這說法卻無法服眾。
港墘村長嚴玄明告訴《中央社》記者,日前台糖公司與光電公司的人來找他,提出高額的回饋金,希望他與港墘農場周遭的其他民眾不要再反對光電場設置。作為平地造林規模達1萬餘公頃的「大地主」,台糖在全台釋出約677公頃,助攻國內能源轉型的綠能目標,在轉做光電部分,除了台南七股案已完工,另外有8案在申設階段。
台糖釋出土地開發太陽能光電場,其中嘉義縣東石鄉港墘農場預計砍除20年造林地,當地村民反彈,雙方協調未果,持續僵持中,村長們不反對光電,但砍樹種電就不行他無奈地說,責任不該在族人身上,開發位置大多是新光集團私人土地,族人沒立場阻止別人開發,只能就「農水路預定用地」部分執行諮商同意。
高進福說,有光電業者試圖向族人以1年租金新台幣40萬價格租農地種電,比種作物收成價格更好,「不用勞動就能收錢,很誘人,差點就簽下去」,經族人勸說了很久才成功阻止,他說,大企業要怎麼做管不到,但族人的地一定要捍衛守護。根據時代力量花蓮服務處統計,光是花蓮鳳林鎮光電開發案就超過30件,面積約1701公頃,還不包含私人土地申請案,若全獲核准設立,總面積恐達2000公頃,且逐漸朝光復鄉、萬榮鄉及壽豐鄉擴散。社區7戶住宅就在兆豐光電預定地正前方,直到業者開完地方說明會後,他們才知道「自己家是太陽能板景觀第一排」,7戶住戶甚至都沒有收到說明會通知。且兆豐光電開發地鄰近台9線,民眾開車到鳳林玩會有一大片光電板迎接,對觀光門面也將大大扣分。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徐誌謙認為,沒有地力生產的區域如河床、高污染農地或掩埋場都很適合設置,他以鳳林掩埋場為例,公所配合環保署政策,在封閉垃圾掩埋場上放架設太陽能板可增加土地利用價值,也可避免太陽直射造成沼氣生成。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花蓮縣鳳林鎮有多處光電場址,圖為榮開路上一處緊鄰農田的光電場。她也提到,支持政府發展綠能,但大型開發案帶來林地砍伐、破壞景觀、改變地表微氣候會不會影響植物,影響周邊環境等疑慮,政府仍應該更審慎評估,認為大型光電開發案應納入環評機制。
屋頂型同意備案670餘件,設備登記403件,數量差距很大。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2年6月19日 對於光電開發,住在兆豐光電開發預定地正前方的居民有苦難言,從北部移居花蓮5年的劉姓居民說,嚮往花蓮青山綠水的風景,退休後舉家搬來,在鳳林鎮經營民宿,沒想到太陽能板也搬來了。
劉姓居民說,現在遇到房客入住後,都會提醒多看眼前的綠樹景色,很可能再過幾年就會變成光電板森林,感慨地說「看一次少一次」。生豐光電設置區因部分土地屬於公有地,為農水路預定用地,業者依「原住民族基本法」在鳳林鎮中興部落召開諮商同意權投票會議,投票結果,中興部落戶數約80戶,46戶同意,6戶反對。
徐姓鎮民說,鳳林鎮就像一片美麗的衣服,光電開發就像一塊一塊的縫布,東一塊、西一塊毫無規則的補丁分散各區域,「這還是好看的衣服嗎?」 因開發案件資訊封閉,基層鄉鎮還得四處打聽是否靠近光電開發地,避開「光電地雷」,免得花錢、花時間規劃的景點設施,也成為光電板風景區。劉姓居民強調,支持政府開發綠能發電,但不認同偷偷摸摸的開發手段,應該經全盤規劃,與在地溝通討論,而不是任憑業者有地就開發,罔顧對環境、周邊居民、觀光產業的影響。花蓮縣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美玲說,鳳林鎮以農業及觀光業為主,其中以飛行傘及輕航機最具特色,遊客享受空中鳥瞰花東縱谷景色風光,無限制地開放光電開放,相信沒有遊客會願意大老遠來花蓮看太陽能板。李美玲說,很多年輕人返鄉租地種田、種西瓜,如今加上光電業者來搶地,光電板一放就是20年,若沒有把關控管數量及面積,憂心會造成農業經濟面損失,等到發現糧食不夠才要種,就來不及了。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文:張祈(中央社記者) 各大企業為了減碳永續經營而種樹,也有光電場開發案需要砍樹,在淨零減碳的政策下,種樹好或種電好的爭議,在各地陸續出現,使用太陽能光電的減碳效果,能夠抵得上多少座大安公園,種植本土樹種又能產生少多碳匯,一般民眾可能難以理解,而且本土的森林碳匯目前算不清楚,方法學還在建立中。
中央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太陽光電,花蓮縣鳳林鎮位於花東縱谷,據業者分析是縱谷線日照時數最長的區域,平坦又寬廣,近年受到光電業者相中,爭相申請地面型太陽光電開發案。對於外界質疑部落拿回饋,他說,生豐僅承諾每年回饋部落新台幣5萬元,部落沒有被利益收買。
相較中央積極推動地面型太陽光電,花蓮縣府更偏向爭議較小的屋頂型光電板。高進福坦言,部落諮商同意通過後,有接到幾通匿名電話,質疑「族人為何要許可開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花蓮縣鳳林鎮公所配合環保署政策,在封閉的垃圾掩埋場上放架設太陽能板增加土地利用價值,也可避免太陽直射造成沼氣生成。台糖也配合中央政策釋出「林相不佳」造林地,雖然還沒動工,但砍樹種電疑慮聲浪至今未停息。劉姓居民也質疑,動輒上百公頃的光電開發將砍伐上萬棵樹木,生態環境勢必帶來衝擊,卻不用進行環評,認為開發太草率。鳳林鎮公所秘書徐誌謙直言,光電開發亂源就是缺少地方溝通,不尊重地方發展願景,私人土地若要開發,完全不需告訴地方政府,公所只能透過涉及公有的國產署土地或原住民保留地,需申請召開部落會議才能得知。
花蓮縣府統計,民國109年至112年地面型同意備案及設備登記分別為生豐電力及昱鼎能源承接的鳳林鎮封閉掩埋場光電場各1件。目前已經動工設置的大型光電開發案,只有兆豐農場與生豐電力合作的66公頃光電場,位於花44線上,鄰近豐坪大橋。
徐誌謙表示,開發資訊不透明,是導致民意反彈的導火線,建議中央政府通盤考量國土規劃,設置光電專區,讓地方衝擊降到最低,也能方便管理。中央社記者張祈攝 112年6月19日 新聞來源 種樹vs種電1 / 憂心花蓮鳳林鎮成光電板森林 居民盼開發透明化(中央社) 延伸閱讀 【砍樹種電2】台糖要在港墘農場種電,地方民眾反對砍除20年造林地 【砍樹種電3】環評承諾「造林抵碳」僅1件,開發業者觀望成本效益 【砍樹種電4】 碳匯資料「見樹不見林」,造林、砍樹陷兩難 【砍樹種電5】光電場址與農漁爭地,環團籲結合國土法規劃 【砍樹種電6】大安森林公園能吸多少碳?學界倡議培養氣候公民科學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徐姓鎮民說,鳳林鎮就像一片美麗的衣服,光電開發就像一塊一塊的縫布,東一塊、西一塊毫無規則的補丁分散各區域,「這還是好看的衣服嗎?」 因開發案件資訊封閉,基層鄉鎮還得四處打聽是否靠近光電開發地,避開「光電地雷」,免得花錢、花時間規劃的景點設施,也成為光電板風景區。相較中央積極推動地面型太陽光電,花蓮縣府更偏向爭議較小的屋頂型光電板。